2014年01月28日 18:40 來源:解放軍報
1960年,,在北京新街口總政排練場,,周恩來總理審查出國演出節(jié)目時,,對《霸王別姬》一劇和項羽其人有過精辟的評語。全劇開始是劉邦發(fā)兵攻打項羽,,項羽金殿議事,,群臣感到形勢不利紛紛諫阻項羽出兵。項羽不聽勸阻,,決意出戰(zhàn),。戲演到這里,總理講:“一言堂,?!表椨鸹氐胶髮m,虞姬繼續(xù)規(guī)勸,,項羽不由分說:“孤意已決,,明日發(fā)兵!”總理講:“一家之長,?!碑斞莸巾椨鸸萝娚钊胫羷钤O好的埋伏圈時,總理講:“一意孤行,?!表椨鸨焕й蛳拢偫碇v:“一籌莫展,?!碑斢菁渚瓢参宽椨饡r,項羽心情沮喪,,摔杯吟唱“力拔山兮”,,總理講:“一曲挽歌,。”接下來四面楚歌,、漢兵將至,,虞姬拔劍自刎,全劇落幕,,總理講:“一敗涂地,。”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戲,,總理用了23個字就高度概括了項羽失敗的全過程,。
從53年前的這個故事中,可以看出周總理駕馭語言文字的水平和高度的概括能力,,總理的點評不僅精辟,、洗煉、準確,,而且言簡意賅,,發(fā)人深省。平時講話,、演說,、為文,周總理的風格也常常是言簡意賅,,妙語連珠,,給人留下難忘印象,可稱改進文風的典范,。當然,,要達到像周總理那樣的語言水平需要下一番工夫,但首先是要在認識上擺正態(tài)度,,思想上引起重視,。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改進黨的作風問題特別加以強調(diào),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(zhí)政以來,,又出臺八項規(guī)定重點抓作風的改進,,并以上率下、身體力行,。作風包含的內(nèi)容很廣,,文風是其中重要方面,一定程度上說,,文風即作風,,作風即黨風。作風不良,,文風就必然不好,,就做不好事,,當不好干部。只有下定決心轉(zhuǎn)作風,、改文風,,把它作為執(zhí)政為民的重要事情來對待,付之于行動,,才能見之于成效,。
文風好,除思想重視外,,還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,。思想作風端正且知識淵博的人,文風一般都好,。知識和技能須從學習中得來,。有人說話、寫文,,臨場發(fā)揮好,,“靈感”不斷。為何,?就是因為有長期學習的積累,,就如周總理所說:“靈感是長期積累,,偶然得之,。”靠長期刻苦學習積累各方面知識,,到用時才能厚積薄發(fā),。“只要功夫深,,鐵杵磨成針”,。倘若想走捷徑,不通過刻苦學習而得之,,那實在是天真的想法,。
改進文風貴在勤奮。俗話說:“曲不離口,,拳不離手,。”大凡說話精辟到位,、行文流暢,、語意俱佳的人,都有一個歷練打磨的過程,,“臺上三分鐘,,臺下十年功”一點不假,。在磨練過程中,心中有一個楷模,、典范,,有了目標,有了高標準,,改進文風就能做到扎實深入,。實踐磨練的過程,是個辛勞的過程,,甚至是個痛苦的過程,。我們不妨學學古人“語不驚人死不休”、“吟安一個字,,捻斷數(shù)莖須”的冥思苦想,、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,如此文風才能有大提高大改進,。(何春喜)